近日,南京江北一场乒乓球比赛上,一位大爷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这位大爷满头银发,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步伐却矫健得如年轻人一般。交谈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得知,这位大爷名叫方有生,是个老南京人,已经年过八旬的他运动生涯足足有七十年,他从小就用木板打乒乓球,之后又踢过足球,跑过短跑,如今年过耄耋依然活跃在一线体育赛场,最近几年他在南京组织过几十场比赛,谈到未来他还表示将继续在一线为江苏体育事业发光发热。
年过八旬仍带队参赛
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方有生告诉记者,“我年龄大了,很多比赛不能参加了,但我还是想来看看,哪怕是做领队,为体育事业做一点点贡献,我就能很开心。”比赛即将开始,方有生瞬间从“领队”变为“教练”:决定队员的上场次序,再逐一指导。比赛中,他又成为了“拉拉队”。比分落后,方有生赶紧冲上去鼓励队友,很快扳回一局。队伍最终还是输了,但他不断安慰队员“尽力就好。”整个比赛中,方有生瘦削却依旧挺拔的身影在人群中忙忙碌碌,满是皱纹的脸上焕发着光彩,丝毫看不出疲惫。“我很享受体育带给我的快乐。”
方有生的二女儿也来到了现场,她是南京市乒乓球协会的一级裁判,担任本次乒乓球团体赛副裁判长。她告诉记者,“泰山街道桥北社区起初的乒乓球发展因缺少技术指导、人员支持而滞缓,父亲便带头成立了乒乓球协会,随后成立空竹协会,广泛推广群众性的乒乓球、空竹活动。”方有生的女儿担心父亲精力不够,在工作之余也默默帮助父亲分担一些工作,她笑着说“父亲对我的影响蛮大,表面上我在帮他,其实他也在带着我成长。我参与的运动项目虽然较少,但父亲的行为处事,让我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受益匪浅,父亲是个热心、认真的人,他也在不断带领更多人参与体育锻炼,我感到很高兴,作为子女,我也会一直支持下去。”
近几年,方有生在本地举办了几十场比赛,涵盖各类体育运动。他活跃在各个赛事现场,带领许多人动起来。作为南京市浦口区老年体育协会球类专委会主任的他很谦虚,“其实我并不太在意这个职务,我希望的是能够带领大家一起运动,让生活多姿多彩”。方有生在前线发光发热,一部分得益于背后家庭的支持,“家里人都很赞成我出来运动,我二女儿今天来现场支持我工作了,我的大女儿曾经和我一起野游长江,她也很支持我的体育事业。”
从小热爱运动
曾多次参加球赛
方有生从小在南京长大,他现在还记得上小学时,毛泽东主席提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他因此爱上了体育运动。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方有生自己用木头制作球拍,为了买到乒乓球,专门省下零花钱或是早饭钱,没有球桌怎么办?方有生笑着对记者说:“学校的各个地方都打过球,有时甚至在空地上划线打球”。
当时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都在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方有生课余常和小伙伴们玩乒乓球,上中学后足球刚刚在国内流行开来,方有生在南京第四中学读书时和同学自发组成足球队,利用课外时间练习足球技术,之后还成为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既然喜欢一个项目,就要不断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学生时代的方有生代表南京四中参加过许多足球比赛,据他回忆当时取得了不少成绩,参加工作后,单位举办的运动会上400米、800米跑步他均名列前茅。他还担任单位足球队队长代表公司参加各类比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为响应支援三线的号召,方有生主动前往湖南工作,在那里,他凭借过硬的球技和组织领导能力,培养了一批热爱运动的人,还组建了单位的业余球队。1988年调回南京后,方有生长期活跃在南京浦口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从单位退休后他依然活跃在体育一线,在2012年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联赛男子团体65岁以上组荣获第三名;在2018年首届“爱德杯”乒乓球公益赛,荣获老年组第八名……他对记者说“我自己很爱体育,但我更想传递这份热爱,让更多人参与体育。”
未来继续发光发热
相信国家的体育事业会更好
方有生坦言,随着年龄渐长,足球、羽毛球等对抗性激烈的项目近几年已经不大参与了,但是乒乓球、门球、桌上冰壶球、气排球这类运动自己还会上场打。方有生对记者说:“可能过段时间身体就不允许我上场了,但我能在场下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他们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未来。”方有生经常会受邀去小学教孩子们打球,一周能有三四次。生活中好友的孙子、孙女也会让方有生教球,他笑着说:“看见他们认真的模样,我就很开心,我甚至会幻想多年后他们站在领奖台上的模样。”
谈到未来,方有生表示将继续活跃在一线,为体育事业发光发热。虽然早已不再是追风少年,但他对体育事业的热情仍不减当年,他表示,“这就是体育竞技的魅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相信未来国家的体育事业会变得更强,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
实习生 聂一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