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目光抵达不了的地方,读书可以。如今,很少有人会否认阅读是一件对人有益的事情。但是在步履不停的生活中,摆脱浮躁,沉下心来去读书,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
必须得承认,相较于吃穿住行,书籍带给人的精神养分,在重效率、强工具化的时代观念下,补给得太慢了,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阅读被人遗忘,显得“无关紧要”。
当精神遭受现实重创,个人欲望跑过了自己能够掌控的速度,人们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试着像作家毛姆所说的一样,把“阅读”看作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从碎片化的时间里挤出读书的间隙,往自我和社会内涵的深处走去。
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我与阅读”专题策划,邀请各行各业的文学爱好者,分享他们与“书籍”之间的故事。
他们中有来自北京大学的历史学老师,也有奔跑在社会一线的外卖送餐者……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对书籍保持着无限的热爱。并且因为这份热爱,他们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到了心灵得以被慰藉、被安放的方式。
第五位分享人:电子竞技职业选手李涛
李涛(ID:啊泽)是来自苏州KSG的一名电子竞技职业选手,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有百万粉丝,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他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
李涛最喜欢的书是刘慈欣所写的科幻小说《三体》,他已经读完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目前正打算找时间把第三部读了,“其实在看《三体》之前,我是不喜欢看科幻小说的,因为这类小说中经常会有很复杂的专业名词,这会形成阅读障碍,而《三体》给我的感觉就是用很多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很浩瀚,很宏伟的故事,其中虽然也会出现一些专业名词,但是文中会用很简单的例子来解释的很清楚,这本科幻小说读起来就很轻松。”
书中令李涛印象深刻的描述不少,包括智子和水滴,秦始皇的人力计算机、面壁者及破壁人、古筝计划、思想钢印,书中一句“水是有毒的”更让他记忆犹新,“其中我最喜欢的内容,还是面壁者和破壁者的故事,整个地球的人全部团结一致,倾尽整个地球的资源,让四个面壁者寻找到抵挡住三体舰队的方法,那破壁者就是在三体人的帮助下,去想办法搞清楚面壁者的计划,就是很精彩的相互博弈的环节。”
“整个故事就是光与暗的交织,在书里面可以看到很多人类光明的闪耀,有人为了全人类事业的奉献,有人为了求生在不断挣扎,但你同样看得到有些人的盲目自负,这也是我觉得这本小说吸引我的地方,小说的逻辑很顺,读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样子。”
李涛坦言,读了《三体》之后,愈发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别说我现在还未能取得太耀眼的成绩,即便未来哪一天我取得了,也应该时刻保持低调,继续努力。”李涛对《三体》第三部充满了期待,“听说里面还出现了超级厉害的文明,还出现了二向箔这样的超级科技,等我空下来,立马就准备去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徐珩
免责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对本站全部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