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4日,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在官方社交发文,就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于2023年5月12日作出的足纪字[2023]37号处罚决定公开表达立场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strip/ignore-error/1%7Cimageslim”>
这份处罚对中国足球人及所有关心中国足球人士发出的信号是:中国足球只许被夸赞,不可被质疑;质疑(诸如范兵在其私人朋友圈中的发问)即被认定为《纪律准则》中的“蓄意攻击”、“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如果亮点实在伐善可陈无从夸赞,又忌惮评议、质议有被处罚风险,大多数人理性的选择只能是噤声,这便是“寒蝉”效应。
可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百废待兴的中国足球又有怎样的底气拒绝非议与质疑?球迷及社会公众尚且对联赛、判罚等持多元观点,其中也不乏尖锐的批评;作为俱乐部投资人同时也是一线管理者,范兵身处中国职业足球前线,其表达意见不仅系行使自身合法的、受宪法及FIFA章程保护的权益,甚至还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中国足球/联赛管理者非但不听取,还对其的合理质疑施加处罚,彰显的价值导向显然违背了FIFA及中国足协章程的精神,系对职业足球联盟自治机制的曲解。
/strip/ignore-error/1%7Cimageslim”>
此外,《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第四十条、第四十七条明确定了暂缓处罚、从轻处罚的可能性。未经过约谈、听证等正当程序,(退一步即使违纪事实成立——我方不认可)我俱乐部/范兵即失去了争取从轻、暂缓处罚的权利。
/strip/ignore-error/1%7Cimageslim”>
5. 我俱乐部/范兵依据足球机制申诉权利被剥夺,只能诉诸司法寻求正义。
《纪律准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禁止进入体育场一场、罚款一万元的处罚不得向中国足球协会仲裁委员会申诉。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法[2022]267号第36批指导性案例201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1ZPCCZ2zgQUqTscK_8DHw),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的决定属于足球组织内部决定;受到该决定负面影响的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
本轮反腐风暴充分表明,长久以来足球“自治”体系中司法监督的缺位系足球领域权力滥用、腐败盛行的直接原因。我俱乐部投资人、主席范兵因朋友圈发言在未经正当程序的情形下被罚,正是寻求司法介入、监督的恰当时机。一万元人民币的罚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场比赛(禁入体育场)很快也就结束了。但任由类似的处罚决定、决策机制延续,将对(已经千疮百孔、从业者苦苦支撑的)中国足球职业环境造成持续的伤害。任何全新的、前沿的尝试将注定经历过程的曲折,我们做好了准备,我们将全力以赴。
结语
职业联赛频现备受争议的判罚(且不允许申诉、公开质疑即被罚);赛场冲突有的罚、有的不罚,尺度不一;侵犯各俱乐部商标权及版权、侵犯球衣赞助商耐克商标权、损害中超联赛品牌价值及各俱乐部商业机会的未经授权商品层出不穷却无人干预——俱乐部仅能依靠自身有限的资源对侵权商品进行投诉,但无奈人微言轻,效果甚微,只能眼睁睁地目睹侵权商品横行却束手无策。此时此刻,代表各俱乐部与赞助商签约并直接收取赞助款项的、所谓代表俱乐部权益的联盟在哪里,又能代表俱乐部做什么?
百废待兴,任重道远!我俱乐部投资人的感慨系事实,系肺腑之言。值此中国足球最低谷的时间节点,作为行业管理者的中国足协暨职业联盟(无论是筹备中还是已成立)非但不是着眼于带领团结各俱乐部、从业者携手提高职业联赛水平及商业价值,也没有审视中国足协现状与FIFA章程对其(作为一国足球的管理者)设定义务的差距有多远,反倒将有限的精力与资源用于四处审查观点、处罚不够“正面”的评论意见,甚至作为并无侦查权、调查权的社会团体,将审查的触角伸至公民的私域——且不谈这类干涉违法,至少系本末倒至。
此次事件,三张罚单,自证了我俱乐部主席范兵被处罚的发言系事实而非妄议,系恰当而非“不当”。我俱乐部衷心感谢球迷朋友们的支持及媒体、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必要时将向FIFA进行投诉、反映事实情况,并会坚定地选择以法律为武器捍卫我俱乐部合法权益。
特此声明。
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
2023年5月14日
校对 李海慧
免责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对本站全部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